农机系:好作风带出好团队

访党支部书记胡斌

期次:第329期    作者:本报记者薄晓岭   查看:70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有一支闻名全校乃至兵团科技领域的团队———农业机械工程系教师团队。
  这支 13人的团队,有教授7名,副教授6名,博士8名,国家特贴专家2名,省级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发改委省部共建新疆特色作物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农业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2014年在农业机械二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五……这样的成绩,让人不禁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凭借了什么?
  “农机系的发展,离不开党支部的悉心规划,离不开一批批老党员、老教师的言传身教,离不开这么多年传承下来的优秀的工作作风。”农机系党支部书记胡斌如是说。老同志是个宝农机系党支部现有成员10名,胡斌是名经验丰富的老党支部书记,曾任车辆动力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两度出任农机系党支部书记,所属支部是自治区和兵团的先进基层党支部。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单位的发展好不好,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十分重要,他们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
  胡斌大学时入党,1995年调回学校工作,在车辆教研室跟着老教师田庆璋教授学习。“那时田教授已经60多岁,退休了仍然继续科研工作,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一如既往。”
  忆起田庆璋教授,胡斌最深刻的是工作作风。在田老师的率先垂范下,教研室的同志们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性十分强,工作起来也十分勤勉。
  “他布置起工作来十分直接明了,逼着我们主动学、主动思考,想办法学会,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咨询他。迟到、拖拉、懒散的人,在这个团队是待不下去的。”
  一代代老党员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在农机系孕育出了踏实、上进、肯干的教风、学风,成为了农机系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科研领头兵的最稳定的支撑。
  现任系主任王丽红学生时代就跟着这个团队带头人坎杂教授学习,毕业留校后从系里的老教师、老党员(如坎杂教授、王维新教授、曹卫彬教授等)身上感受到一脉相承的工作风格和人格力量。“系里的氛围好,大家配合好,工作开展很顺利。在这个集体中工作,我觉得很自豪。”
  农机系的优良作风,从工作环境中可窥一斑。每个办公室或者实验室中,老师与研究生都是混编在一起的,十几名学生,每人一张小课桌、一台电脑,摆放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像个小型教室。农机系老师、现任院长坎杂还是同以前一样,只占有一方书桌。
  “办公空间有限,我们工作、学习、组会、交流就都在一起。好处也很明显,老师一年到头忙得热火朝天,学生耳濡目染就没有偷懒的。”
  “‘传帮带’很多单位都在做,效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我觉得是传承人的问题,关键在于传承人的人品、素质、工作态度能否立得住、立得稳。一个作风扎实、工作态度严谨、处事公平公正的人,自然就有威望、有威信,大家自然就信服你,跟着学、跟着走。一个单位能否长长久久的保持发展的稳定势头,关键在于在各个年龄阶层是否有这样的传承人。”
  胡斌说,“现在我和坎杂老师、曹卫彬老师算是团队的老同志了,这些优秀的传统能否传得下去,是考验我们老党员党性的时候了。”
  从田间地头找发展新路90年代以前的老农机人无法想象能取得今天的科研成就,拥有这么多省部级科研平台。“这样的结果,根源于我们的另一个好传统———爱下地!”
  90年代以前的农机系基本没有科研,老师只在课堂里讲授理论课。而且好多老师是车辆研究方向的,在新疆没有发展空间。
  胡斌就想着,下地去看看吧,毕竟这才是农机专业的来源和归处。
  “刚开始我们就是想找点事情干,找适合自己的事情干。看人家用的什么机械,看市场需要什么,不懂的就回来查资料。很多老师也是到了地里才知道,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脱节和差距。”
  “那时坎杂老师和我都还年轻,他就带着我经常下地给人家帮工干活。有一次,农垦科学院做采棉机的田间测试,我们两个干了一个月,天天趴在地上数掉了多少棉花,收上来了多少,采摘后枝子上还挂了多少;拖拉机早上出去加了多少油,回来剩了多少……”
  这趟活儿干下来,他们学会了一整套田间测试方法,这才有了后来兵团农机鉴定站与石河子大学合作共建兵团农机性能检测中心。
  见的多了,了解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老师们开始琢磨着结合生产搞研究。一开始是与石河子的团场合作申报项目,大家都(下接二版)